1. 血液细胞分析: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等。
2. 骨髓穿刺:可确定骨髓中异常细胞数量及形态。
3. 细胞学检查:通过镜下观察,确定细胞的特征,作为确诊的依据。
4. 分子遗传学检查:依据特定基因的突变情况,帮助确定疾病的种类。
5. 免疫学检查:通过检测细胞表面蛋白和免疫分子的表达情况,确定细胞的类型和功能。
6.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PET-CT等检查,帮助评估淋巴结、脾脏、骨髓等器官的病变情况。
7. 骨骼密度检查:鉴别是否因骨髓增殖而导致骨质流失。
8.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心脏功能和心脏影像。
9. 临床检查:包括体格检查、病史调查、症状评估等,综合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