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属于肛肠外科的一种常见病,指的就是直肠壁粘膜层或肠壁全层向下移位。患病后会出现直肠突出、粘液便、便秘、里急后重等状况。建议在发现这些不良表现的时候,及时结合诱因进行相关处理。那么造成直肠脱垂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来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1、年老体弱
直肠脱垂的发生可能与年老体弱有关。随着年纪不断的增长,身体素质会逐渐变弱,这个时候坐骨直肠间隙、骶尾间隙的脂肪量就会比较少,而且特别薄弱,从而让直肠变得没有依托,随即就有可能发生直肠脱垂的现象。
2、盆底肌松弛
盆底肌松弛也是造成直肠脱垂的一个原因。若患者本身存在慢性消耗性的疾病,比如痔疮。那么此病症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很容易让骨盆肌肉群与肛门括约肌衰退,同时盆底肌肉也会变得异常松弛,从而让肛管和直肠失去承托作用,这样一来直肠脱垂的问题就会发生。
3、先天性发育不全
先天性发育不全也是造成直肠脱垂的原因。若骶骨发育尚未成熟,或者部分成年人发育有缺陷,骶骨向前弯曲角度小,发育平直,直肠呈垂状走行,膀胱或子宫陷窝的位置较高,直肠后面失去了骶骨曲面的承托作用,那么在腹内压力增高的时候,直肠就很容易向下移位,从而造成脱垂现象。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了解可以知道直肠脱垂的原因。建议在出现这种病变的时候,及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可使用手法复位的措施,也可以使用手术方法。日常生活当中要加强盆底肌肉的锻炼,适当进行提肛运动。定期进行病情监测,了解其恢复程度。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