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t血小板数目偏低是指人体血液中含有的血小板含量过低。正常人血液中的血小板浓度为100~300×10^9/L。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低于参考值下限,就是血小板减少。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针对原因进行对症治疗,大多能恢复正常水平。
一、生理性偏低,无需要处理
妇女月经前血小板降低、少年较成年人血小板偏低、新生儿血小板数目较少,这些情况都属于生理性偏低,无需要处理,对身体也不会有明显影响。
二、病理性偏低,应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1、骨骼造血功能受损,应用环孢素和康利龙治疗
骨髓造血功能受损而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放射病、抗癌药的应用等。可以使用环孢素和康利龙治疗。环孢素可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减少T淋巴细胞对造血干细胞的损伤,康利龙可刺激骨髓造血;
2、血小板破坏过多,应用激素、促血小板生成药等治疗
血小板破坏过多而致的血小板减少,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亢、体外循环等。 根据情况应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进行治疗,无效者可应用促血小板生成药,如艾曲泊帕、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糖皮质激素正规治疗无效,病程迁延者可以考虑脾切除术治疗;
3、血小板消耗过多,可选择血浆置换、新鲜血浆输注、药物等治疗
血小板消耗过多而致的血小板减少,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可以选择血浆置换,新鲜血浆输注进行治疗,但应避免血小板输注。药物方面可以选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治疗,如地塞米松、长春新碱等。血浆置换效果欠佳或复发的患者还可以选择脾切除术进行治疗。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