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1个回答

写回答

Joy123456

2022年04月26日

+ 关注

分离焦虑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疾病,它指的是与依赖对象分开时出现与年纪不符或过度的、不适当的、损害行为能力的焦虑。分离焦虑障碍多见于学龄前的儿童,该病也是发病年龄最小的一种疾病,产生分离焦虑障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环境突变、对父母太过依赖等等,因此该疾病对一个人的独立性有着极大的影响。那么在医学上分离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

1、因为害怕离别,而持续性的表现出不想出门或直接拒绝出门、上学、工作等等,拒绝或不愿意在不熟悉的地方睡觉,或者拒绝、不愿意自己依赖的对象不在自己身边睡觉。

2、过度的担忧自己会和非常依恋的对象出现不幸的离别事件,比如被绑架、走丢等等,而且还会长时间过度担心自己依赖的人会遭遇疾病、死亡或意外事件。

3、经历与家庭或者其他亲密依赖的人离别的时候,会出现反复性的极度痛苦,另外还会经常性的做与离别有关联的噩梦。

4、极度害怕或不愿意自己独处,不论在任何场合都想与自己的依赖对象在一起,同时患者只要处于独处的状态,就会显得非常的焦虑。

5、在于其依赖对象分别的时候,总是反复地进行抱怨,严重的还会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比如恶心、头痛等等。

以上这五点综合起来就能够准确诊断患者是否为分离焦虑障碍了,目前该种障碍疾病具有持续性,在儿童身上最少会有四周的发病时长,而成年人则最少持续半年的时间。分离焦虑障碍会损害患者的社交、学业、工作等等,因此一旦出现以上症状的话,需要立即的到医院接受心理治疗。

举报有用(13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