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溶血对新生儿的影响

1个回答

写回答

Ckcr

2023年03月12日

+ 关注

ob溶血对新生儿的影响有黄疸、贫血、核黄疸等。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于母子血型不合,母亲体内产生与胎儿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体,这种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

1、黄疸

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黄疸出现早,40%黄疸发生在生后24小时内,有50%发生在24~48小时,还有10%可能发生在生后48小时后。新生儿溶血病除了新生儿黄疸出现早以外,血清胆红素水平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也是其特点。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胆红素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对高胆红素血症者应采取积极光疗措施,降低血清胆红素,以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2、贫血

在新生儿黄疸出现时和黄疸消退之后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主要是由于发生溶血时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所致。早期贫血严重者往往血清胆红素很高而需交换输血。晚期贫血程度轻者可以补充铁剂和维生素C,以促进骨髓造血。但贫血严重并伴有心率加快、气急或体重不增时应适量输血。输血的血型应不具有可引起发病的血型抗原和抗体;

3、核黄疸

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急性胆红素脑病,进而形成核黄疸。表现为手足徐动、智力及运动发育障碍、听力障碍和牙釉质发育不良等。可以进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或白蛋白,联合换血进行治疗。如果治疗及时,随着胆红素水平的降低,症状可消失,其后可能恢复正常,不影响正常生活。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出现慢性、永久性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举报有用(13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