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性眩晕的患者是由特定位置引发,发病持续时间常在三十秒以内,患者主要表现为剧烈眩晕,严重者则会引发呕吐等症状。该疾病有两种治疗方法,一种是保守治疗,另外一种是手术治疗,无论是哪一种治疗方法,都需要查明病因,才能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那么位置性眩晕与哪些原因有关呢?
一、椭圆囊自发性退变
由于位置性眩晕常见于老年人这一群体,所以与老年人的器官发生退变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患者的椭圆囊自发性退变,容易导致耳石从囊斑上脱落,最终沉积在后壶腹嵴上,所以位置性眩晕又被叫做壶腹嵴顶耳石症。
二、炎症或外伤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在耳科疾病中非常的常见,在发病的过程中,有炎症的发生,于是白细胞、吞噬细胞或内皮屑质进入淋巴液中,最终形成有形颗粒,进而沉积在壶腹嵴顶。外伤也同样如此,不过是通过血液进入内淋巴液中,进而形成有形颗粒,堆积在壶腹嵴顶。
三、椭圆囊和上半规管及外半规管变性
椭圆囊和上半规管及外半规管是耳部的最重要的位置感受器,若是发生病变,则会引起位置性眩晕这一疾病。另外即使球囊和后半规管正常,那么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有可能会引起前庭前动脉栓塞,致耳石膜变性、脱落,沉积在壶腹嵴上。
综上所述,引发位置性眩晕的原因有以上三种,无论是哪一种,都需要积极的就医,明确病因,对症治疗,及时的缓解病情。位置性眩晕的患者外出时,最好有家属的陪伴,在外发病很容易引发严重的后果。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医嘱行事,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恢复正常生活。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