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在生活中越发多见,是一种起因复杂的传染科疾病,一旦发病可诱发发热、脾大、贫血以及肝区压痛等表现,甚至会累及到肝部功能,带给患者诸多不便。血吸虫病的治疗工作非常重要,及早就诊才能缩短病程时间,那么血吸虫病怎么治才能好呢?
1、药物治疗
针对病发早期的血吸虫病患者,其症状方面不是特别严重,可采用吡喹酮来治疗,对于血吸虫的各个发育阶段均能起到不同程度的杀虫疗效。也可使用青蒿类药物治疗,可以预防性的口服青蒿素衍生物,比如蒿甲醚以及青蒿琥酯均可以杀灭血吸虫童虫,从而改善患者发热以及贫血等表现。
2、手术治疗
如血吸虫病患者出现巨脾、腹水以及出血等表现,且伴有结肠病变以及颅内高压等出现,则采用药物治疗很难起效,对此应当展开手术方法治疗,通过手术可提高治愈率,缓解患者肝区疼痛等表现,从而提高了该病的治愈率,还可以提高血吸虫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3、对症治疗
针对高热或是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则要给予补液治疗,保证水以及电解质的平衡,此外还要加强饮食营养,必要时配合全身支持治疗。当患者合并其他的寄生虫者时,则要给予患者驱虫治疗。此外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少吃或是不吃刺激性严重的食物,以免进食不当产生不良的刺激。
看完以上知识,了解到了血吸虫病的三种治疗方法,生活中要留意自身健康,且要提防肝部功能的变化,警惕发热以及脾大等症状的出现,病发后应当给予相应的治疗,尽早就医才能控制病情发展,从而杀灭体内的血吸虫,继而改善患者的病情,大大降低该病的危害性。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