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性皮炎症越发多见,一旦发病就诊于皮肤科,极容易引发皮肤瘙痒、红肿等不适的症状出现,甚至会引发抓挠出现,继而诱发感染出现。由于异位性皮炎的危害性严重,皮损形成之后应当立即就医治疗,下面介绍两种方法可降低异位性皮炎的危害性,促进皮肤健康恢复。
1、外用药物治疗
如异位性皮炎症患者的症状轻微,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用药后起到止痒、杀菌以及消炎的疗效。本品为局部外用药物,将本品涂抹在皮损部位,每天涂抹药物一次,其剂量方面合理安排。偶尔会产生烧灼感或是瘙痒刺痛等不良反应,一般不会影响到继续治疗。
2、中医方剂治疗
中医方面对于异位性皮炎症有不同的认识和了解,病发后可采用中医方剂治疗,其方剂药物由白花蛇舌草、土茯苓、珍珠母、蒲公英等成分组成,所有药物需要加入到清水中煎煮,一般情况下需要煎煮三次,之后再合并药液,再分为早、中、晚三次服用,疗效方面特别显著。
异位性皮炎患者在恢复期间注意皮损卫生,还要正确选择穿着的衣物,以纯棉材质为主,不宜让皮肤接触到粗纤维的衣物,比如毛衣、尼龙等均会影响到皮肤健康恢复。另外要注意饮食调整,多摄入一些清淡的食物,禁忌所有辛辣或是生冷性的食物,以免进食不当影响到皮肤健康恢复。
看完介绍认识了两种治疗异位性皮炎的治疗措施,生活中注意皮肤卫生,提前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皮损形成后注重治疗方面的工作,立即就诊才能稳定患者的病情。恢复期间避免劳累,更不能接触到刺激性严重的物品,以免对皮损产生不良的刺激。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