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胆红素一般不存在偏低,在临床上只有偏高才有参考意义,而偏高的原因需要进一步分析。
直接胆红素是反应肝脏功能比较重要的一项指标,正常水平通常是0~6.8μmol/L,在临床上一般用于鉴别及辨别是否存在有肝炎、肝硬化或者胆结石等疾病。即使是处于肝癌晚期或者肝硬化晚期的病患,该指数也不会降到零以下,因此直接胆红素不存在偏低情况,在临床上只有偏高。
当直接胆红素水平超过正常值时,多数是说明指标存在偏高,偏高的原因一般有非疾病和疾病两种。其中非疾病因素多数是进食后,由于机体需求出现的暂时一过性升高,过段时间后会自行恢复正常;部分可能发生在新生儿身上,出生后会有生理性偏高,但一般间隔1~2周内会自行恢复,不需要做治疗。疾病因素比较常见的是肝炎、肝硬化以及胆结石等。
建议继续配合医生进行该指数检测,以免存在误查。重新复查之后若发现存在偏高,在排除非疾病因素后,建议继续配合医生进一步检查来明确病因。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