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是怎么引起的

1个回答

写回答

Annie dai

2023年01月19日

+ 关注

心肌缺血属于人体心血管疾病当中的一个类型,一般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发作,患者会有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等方面的症状出现,如果情况严重还有可能引发心肌梗死或者是心律失常等其他并发症危害身体健康。因此患者发病以后要立即去医院做检查,看究竟是哪个原因引发的再对症治疗,这样才能防止病情的不断加重。那么,心肌缺血是怎么引起的呢?

1、生活习惯不好,包括酗酒,或者是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情绪波动过大、暴饮暴食、冷空气刺激,以及药物使用不当等等。

2、经常吸烟,会导致心脏的动脉内壁受到反复的损伤,并出现血管痉挛以及心肌缺血的现象。

3、身体过度肥胖,这种情况不仅容易诱发心肌缺血,还有很大的几率会诱发其他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

4、慢性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没有及时的采取治疗,时间长了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的现象。

5、其他慢性的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心肌炎等等,对于心肌缺血的发作也有重要的影响。

心肌缺血的一定要根据以上这些发病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可以服用抗心肌缺血的药物,以及降血脂、抗血小板、溶栓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病情较为严重,那么通过手术治疗的方法也能起到不错的疗效。另外患者在治疗期间一定要改善不好的生活习惯,不能吃燥热腥发辛辣刺激的食物,还要戒烟戒酒。注意多休息,不能过度劳累,还要做好身体的防寒保暖工作,避免受到冷空气刺激,否则也会导致病情加重影响恢复。

举报有用(13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