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部血管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血管炎症性疾病,该种疾病好发于35岁左右的女性身上,主要累及微动脉的小血管。得了该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很多种症状表现,主要包括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若想判断是不是脑部血管炎,则需要进行详细检查,常用检查方法为免疫抗体检测、血管超声检测。那么脑部血管炎怎么治疗呢?下面具体介绍。
1、药物治疗:脑部血管炎发生后,对于病情比较轻的患者,临床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最常用的药物是泼尼松和生物制剂,波尼松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很强大的抗炎作用,对于症状的缓解很有帮助;而生物制剂对于肿瘤所引发的脑血管炎,也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主要包括IL-6受体拮抗剂、抗CD20单克隆抗体。
2、手术治疗:得了脑部血管炎后,如果药物疗效不佳且患者的病情持续加重,则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法为血管移植术,该种手术通常取用自体静脉移植,具有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需要注意的是,进行该种手术后,患者通常需要常规应用抗生素以便预防感染,患者应当每隔24~48小时观察创面。一旦发生创面感染,则应当尽早采取引流,及时清除坏死组织,避免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脑部血管炎的治疗方法如上所述,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如有必要则可以进行综合性治疗。脑部血管炎在治疗刚开始,患者至少每1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血管超声、免疫抗体等项目;达到治疗目标后可以3个月复查一次。本病在治疗期间要做好饮食护理,患者要忌吃辛辣、高糖、高脂肪以及容易过敏的食物,要多吃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食物,以便促进疾病恢复。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