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毒是指艾滋病病毒,物品上的艾滋病病毒是否具有传染性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艾滋病病毒停留时间非常短就接触了下一个人,且造成了对方皮肤和黏膜损伤,就存在感染的可能性。相反的,艾滋病病毒停留时间较长、室内温度高、没有造成黏膜破损,基本就没有感染可能。
艾滋病病毒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体液中,如果物品上沾染了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体液,在几分钟内就接触了另一个人,且造成了对方皮肤或黏膜损伤,艾滋病病毒就可能会造成感染。比如共用一个针头吸毒、共用一把刮胡刀刮胡子、共用一把牙刷等,都是较为危险的行为。
如果物品沾染艾滋病病毒的时间过长,特别是超过了数小时、温度极高、用滚烫开水反复滚煮消毒,即便是造成了黏膜破损,也基本不具备传染的可能性。因为艾滋病病毒体外存活能力极差,超过56℃环境下短时间就会死亡。常温环境下数小时,艾滋病病毒也会失去活性,失去传染的能力。而且,在没有造成皮肤、黏膜损伤的情况下,艾滋病病毒也不容易感染人体。
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播渠道就是直接接触,比如性接触传播、血液直接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等。通过物品接触间接传播的可能性本身就比较低,如果能避免共用私人物品,就能进一步降低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概率。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以及艾滋病患者日常接触,不会造成艾滋病病毒传播。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