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是骨科疾病当中较为常见的一个类型,发病范围特别广泛,在二十岁到五十岁左右的人群中都会出现,患者发病后会有腰椎退化、腰椎间盘突出、腰部酸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出现,时间长就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还会形成坐骨神经痛或者是血管损伤,在治疗方面也会更加困难。因此得了这个病以后一定要及时去正规的医院就诊,然后根据病因对症治疗,这样才能促进病情更快的治愈。
那么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都有哪些呢?主要就集中在以下这几个方面。
1、椎间盘部位的退行性病变,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者是腰椎部位受到过外伤等不良的因素,都会导致椎间盘发生破裂,髓核以及纤维环就会向后突出,对腰椎神经形成压迫后就会导致退行性的病变出现。
2、妊娠,女性在妊娠期间韧带系统会处于相对松弛的一个状态,但是腰骶部所承受的压力会比平时更大,因此得椎间盘突出的风险就会增加。
3、发育异常,主要指的就是腰骶部先天发育异常,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和关节突不对称等,都会导致下腰椎承受异常的应力,时间长了就有很大的几率会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4、腰部受寒或者受湿,都会导致局部的血管收缩,并使肌肉发生痉挛,因此椎间盘的压力也会增加,这也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发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除了以上这几个方面的原因之外,缺乏锻炼、久坐或者久站、腹压增高、身体过度肥胖等方面的因素,也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常见原因。患者通过相关的检查确诊以后可以使用活血止痛的药物调理治疗,也可以配合按摩或者针灸等方法同步治疗,这样效果最好。在治疗期间也要注意多休息不能做剧烈的运动,也不要干体力活,否则都会导致病情加重增加治疗的难度。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