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超声发展成为介入性超声,在发现体内病变的同时,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治疗,准确地将治疗对象送入病灶内,起到治疗的作用。例如射频针可通过超声引导,准确插入到肿瘤内部进行射频治疗。可将穿刺针,通过超声的引导准确地穿入较小的病变,获得病理组织。也可在超声引导下,将血管静脉置管针准确插入微小血管,进行治疗等。那么介入性超声可以运用于哪些地方呢?
1、穿刺活检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的辨别目的,是对于那些临床上辨别不明的如甲状腺。乳腺、肝、肾、前列腺等脏器的疾病。尤其是肿瘤性病变,需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才能确诊。
2、穿刺引流
介入超声置管引流和药物注射治疗,优点是定位准确,操作安全。可用于肝脓肿、盆腔脓肿、结核脓肿的引流,胸腔、腹腔积液的引流以及尿道阻塞,肾盂积水的引流。
3、经腔内超声
经腔内超声包括经腔内泌尿道超声、经腔消化道超声、经直肠前列腺超声等。其利用高频探头提高分辨率,同时将探头置于观察脏器附近进行成像,可排除因骨骼、肥胖症、肠气干扰等原因造成的假像,使图像更加清晰。
4、术中超声
手术超声主要应用于脑、心、肾、肝胆、脊柱、血管、胰腺、甲状腺等外科领域。术中应用超声介入技术,既可减少不必要的正常组织切除,又可确保不漏掉所切除的病变组织。
5、超声造影
超声造影包括腹部脏器超声造影、胃肠造影、心腔超声造影、心肌造影等。通过外周静脉注射造影剂观察心脏、腹部各器官等组织结构,可有效提高超声辨别、鉴别辨别的能力和范围,改善超声辨别灵敏度和特异度的不足,进一步扩大临床超声辨别范围和应用潜力。
6、肿瘤消融治疗
肿瘤消融治疗通过实时超声的监测和引导,应用特殊的治疗针,达到不开刀灭活肿瘤的一种新技术。最早是化学注射消融,随后又出现了微波、射频、聚焦超声、冷冻等高低温消融手段。消融疗法最早用于肝癌,现已扩展运用至甲状腺、甲状旁腺、乳腺、肾、前列腺等多个器官的良性、恶性病变。
透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介入性超声能应用于哪些疾病有了一定的了解。此外,还应注意介入性超声的禁忌证,包括穿刺针径路中的重要器官、血管等,出现损伤后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还有易失血、全身状况不佳、不能耐受穿刺术者以及年幼、年老、不能主动配合穿刺术者。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