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黏膜脱垂属于妇科疾病当中的一个类型,一般跟尿道组织先天发育异常,或者是雌激素分泌量不足等方面的因素有关。这种病在治疗上并不困难,患者只要及时采取治疗是可以治好的。发病以后要先去医院的妇科或者是泌尿外科就诊,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膀胱镜检查等方法掌握病情程度,然后再采用以下这几个方法进行治疗,大概一个月左右就能够基本治愈。
1、抗生素类的药物,比如说红霉素软膏、克霉唑软膏、达克宁软膏等等,都具有消炎抗感染的功效,可以局部涂抹在脱垂的尿道黏膜部位,预防炎症感染的出现,同时配合口服的药物同步治疗,效果会更好。
2、雌激素类的药物,如果是由于身体雌激素分泌不足所引发的尿道黏膜脱垂,可以通过补充雌激素来促进尿道黏膜以及周围组织的生长速度,这样也能使病情更快恢复。
3、手法复位,适用于症状较轻的尿道黏膜脱垂患者,通过人工手法复位的方法将脱垂的部位恢复到正常位置,就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4、放射式电凝法,通过电凝治疗的方法使脱垂部位的皮肤组织萎缩,并逐渐的纤维化,也能达到回缩的目的。
5、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或者是环扎等方法达到治愈尿道黏膜脱垂的目的。
尿道黏膜脱垂患者除了坚持通过以上这些方法治疗之外,也要注意做好尿道口的清洁卫生工作,可以使用温水坐浴清洗,或者是借助药物类的洗液局部清洗,都有消炎抗感染的功效。另外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不能过度劳累,不能久站,还要保持健康清淡的饮食习惯,不要吃太多容易上火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多吃含蛋白质跟维生素丰富的食物,这样就能促进尿道黏膜脱垂的现象更快治愈。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