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几率呈上升趋势,这种疾病发生的任何人群,一般是高发于年轻人。在西医上认为患者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免疫功能下降以及体质能力差有很大的关系。那在中医上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怎么形成的呢?
慢性萎缩性胃炎不仅病程时间长,而且病程容易反复发作,治疗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在中医上认为,患者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是因为饮食不节制、情绪因素导致的。所谓的饮食不节制,主要是吃饭的时间没有规律、饥一顿饱一顿、不吃早餐,喜欢吃一些寒冷、油炸、烧烤类的食物。在情绪方面由于工作压力比较大,长期的心情抑郁,这样就会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
在中医上的为患者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根据发病的体质和症状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肝胃不和。这种类型的患者在发病期间,除了会导致胃痛,胃胀之外,还会引起口干舌燥、便秘等症状。这种类型,建议使用疏肝和胃、消胀的药方治疗。
第二,脾胃湿热。患者在发病期间常常会出现口渴腹胀、胃部有明显的灼痛感,建议患者使用清热化湿、健脾和胃的药物。
第三,脾胃虚弱。如果患者在患病期间出现食欲下降、身体乏力、饭后腹胀加重时,有可能是脾胃虚弱,患者可以使用健脾养胃、益气的中药。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原因、分型和治疗方案,可以通过以上的文章来进行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个病程时间比较长的疾病,患者想彻底根治,不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在生活和饮食方面也要做护理措施,多吃有利于病情恢复的食物。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