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医疗卫生机构研究表明:母乳是最适合新生儿宝宝的营养食粮。然而,母乳喂养有许多需要宝妈们注意的事项。坊间传闻饿了才喂奶有利于宝宝智商发育,这是真的吗?还有哪些是小儿喂养的误区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纠正小儿喂养的错误认识吧!
“按时喂奶”是一直传承下来的观念,然而英国最近一项关于母乳喂养和智商的研究发现,饥饿时母乳喂养的婴儿和经常母乳喂养的婴儿相比,前者的智商会更高。这个研究颠覆了我们传统的认识,婴儿“按需喂养”方法会比“按时喂养”更为科学。
除了“按时喂养”是过时的观念,还有哪些小儿喂养的观念是错误的呢?
一:用奶粉代替母乳。一些年轻的母亲觉得她们的奶量少了,担心她们的孩子不能吃饱,于是便切断母乳,用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喂养婴儿。然而这是错误的做法。母乳是四个月内最适合婴儿食用的食物,只要能让孩子感到三分之一饱腹,就不应断奶。母亲要休息好,多喂养婴儿,这样母乳的量自然会逐渐增加。
二:孩子长牙就断奶。长牙的婴儿在哺乳时总是咬妈妈的乳头。痛苦的母亲开始想:“是时候断奶了吗?”不是这样的,孩子们咬乳头是很常见的。如果宝妈们有足够的母乳,最好坚持到宝宝一岁再断奶。宝妈们可以通过制裁来纠正,比如堵住鼻子,捏住下巴,或者只是等他饿了再喂他,不允许他边玩边吃。但是,如果以上的方法都不管用,宝妈们就要带宝宝去医院检查是否有口腔疾病。
还有些宝妈认为自己病了,就要给小宝宝断乳。这是要分情况的,如果宝妈的病情不重,只是普通的感冒,这是不需要给宝宝断乳的。频繁更换奶粉、用混合奶喂养宝宝、用钙奶饮料代替母乳这些都是错误的喂养方式。宝妈们要特别注意,避免踏入小儿喂养误区!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