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其实在临床中是不经常发生的,临床中针对直肠脱垂的病因其实并不是十分明了,包括盆底组织软弱、长期腹内压增加等都是有可能会出现直肠脱垂,出现直肠脱垂对于患者的影响是很大的,严重的会造成患者出现肛门失禁,并且还有可能会引发直肠溃疡、出血、狭窄等危险,那么,出现直肠脱垂我们应该怎么进行诊断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1、腹部透视或平片
临床中通过腹部透视或平片能够有效的对腹腔器官有初步的了解,特别是针对判断患者的膈下有无游离气体,对于患者体内的大肠穿孔、大肠梗阻等都是有很大的诊断依据的。
2、瘘管造影
针对比较发杂的肛门直肠瘘,临床中通常采用的是瘘管造影,通过对患者进行碘油或含碘的水溶液进行检查,可以明确的判断出患者体内的瘘管或窦道的一个走向。
3、CT检查
针对直肠脱垂的CT检查,主要是针对的患者的肠内和肠外出现肿块的一个病例鉴别,对于出现的恶性肿瘤有没有出现无转移、复发的情况,都是具有很好的诊断效果的。
4、结肠血管造影检查
结肠血管造影临床中主要就是针对患者体内的大肠肿瘤、炎症、出血等情况进行诊断,特别是针对一些恶性肿瘤造成的直肠脱垂,通过血管造影可以明显的看出病变扩散的程度,对后续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就是对直肠脱垂如何诊断的相关介绍,除了以上几种诊断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钡剂灌肠、排粪造影检查、淋巴造影和超声检查进行诊断鉴别,不同患者出现直肠脱垂的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诊断。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