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末梢神经炎是一种四肢远端运动、感觉和神经出现障碍性的疾病。周围末梢神经炎可发生于多种疾病中,在任何年龄段都可发病。引发周围末梢神经炎的病因有很多,比如重金属中毒、部分药物中毒、营养障碍和神经感染等。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异常、运动能力降低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那么,周围末梢神经炎该如何治疗呢?
1、治疗原发病
周围末梢神经炎属于多种疾病的并发症,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同时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如果患者因为铅中毒而产生周围末梢神经炎时,应立即脱离中毒环境,及时用特殊的解毒剂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因为糖尿病产生周围末梢神经炎时,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严格控制病情的发展。
2、药物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免疫调节类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和止疼药物。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地抑制免疫应答,具有抗炎、抗毒的作用。营养神经药物主要是为维生素b族元素药物,可以有效地补充维生素,促进神经的恢复。止疼药物对于缓解周围神经引起的疼痛具有良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避免对药物产生严重的反应。
3、康复疗法
康复疗法包括心理疗法和功能锻炼。心理师和家属应帮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断的训练患者认识和感知疼痛。在病情稳定之后,患者需在家人的帮助下进行正规的神经功能康复锻炼,做到勤翻身,随时按摩瘫痪的肢体,防止废用性肌萎缩和关节挛缩。
因此,周围末梢神经炎的治疗重点很多,主要在于早治疗,早康复运动和饮食均衡。患者应对于原发疾病积极的治疗,通过服用药物来增强身体免疫力和营养神经,病情稳定之后及时进行康复锻炼。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吃益消化和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禁止进食辛辣刺激食物。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