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 治分泌性中耳炎的三方法介绍

中耳炎

1个回答

写回答

Ssssssa

2024年03月07日

+ 关注

分泌性中耳炎属于耳部疾病,损害较多朋友的耳部健康,听力下降是最为明显的症状。病发期间产生轻微的耳痛、耳鸣以及耳闷胀感,导致患者特别困扰,可见该病带来的症状明显,而且危害性严重,耳部发病后需要积极治疗,临床方面哪些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呢?

1、药物治疗,结合患者鼻腔受损的情况,采用鼻腔收缩剂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咽鼓管的通气功能,较为常用的药物包括麻黄素制剂或者是盐酸羟甲唑啉等药物,用药疗程不可以超过一周时间。必要时采用黏液促排剂治疗,能够调节咽鼓管以及鼓室内黏膜的生理功能,比如盐酸氨溴索等,能够起到令人满意的疗效。

2、手术治疗,针对于成人症状过于严重的患者,可采用鼓膜穿刺抽液治疗,能够积极的清除中耳积液,从而改善中耳通气,必要时还可以重复穿刺,或是在抽液之后注入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个别患者可采用鼓室置管术加以治疗,主要用于病情迁延不愈或者是反复发作的患者。

3、桃仁四物汤合通气散加减,本方剂能起到活血化瘀、祛痰开窍的疗效,药物成分为桃仁、赤芍、川芎、香附、红花、当归、柴胡、苏子、浙贝母、石菖蒲、僵蚕、生黄芪等,诸药加入到清水中煎煮,患者按时服用治疗方剂,每天一剂,疗效特别显著,还可以减少较多的药物副作用。

上述三种方法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明显,降低疾病的危害性,提醒大家掌握以上的治疗措施,尽早就医才能恢复耳部健康,保护患者的听力,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当注意术后的护理工作,远离环境污染过于严重的场所,还要注意耳部的卫生。

举报有用(13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