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结膜炎属于感染性眼病的一种,也叫做红眼病,病因比较复杂,跟多种因素的影响都有关。得了病毒性结膜炎的患者一般都会出现眼部瘙痒灼热、发红、流泪等方面的症状,及时使用消炎抗感染的药物进行治疗很快就可以治愈,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加重以后还有可能导致角膜炎或者是内囊炎等其他的并发症,因此患者除了药物治疗之外,也可以通过日常的护理帮助病情更快的恢复。
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病毒性结膜炎期间,也需要根据发病的原因进行相关的护理工作,这样效果会更好。那么病毒性结膜炎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病毒感染,这是导致病毒性结膜炎发作的主要病因之一。
2、个人的身体免疫力低下也会增加病毒性结膜炎的发病率,因为身体免疫力低下的话对于病毒的抵抗能力也比较低,一旦接触到这种病毒就有可能被传染从而诱发病毒性结膜炎。
3、不注意眼部的清洁卫生,比如说眼部脏了以后没有及时清洗,或者是使用了不干净的物品擦拭眼睛等等,也会引发病毒性结膜炎。
4、不注意个人物品的分类使用,比如说多人交叉使用毛巾或者是浴巾、脸盆等生活物品,都会导致病毒性结膜炎的发作。
5、受到病毒性结膜炎患者的传染也是比较常见的一个原因,如果跟病毒性结膜炎患者有近距离的接触,或者是使用了病毒性结膜炎患者的眼镜、眼部化妆品等物品,很容易被传染发病。
以上就是病毒性结膜炎的几个主要发病原因,得了这个病的患者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也需要注意做好隔离和保护的工作,单独使用各类生活物品,不要跟他有近距离的接触,以免病情传染给别人。还要注意眼部的清洁卫生工作,不能使用不干净的东西擦拭眼睛,毛巾浴巾等生活物品要经常清洗在太阳下晾晒杀菌。不能熬夜不能长时间的用眼,避免眼部过度的疲劳,这样也可以促进病毒性结膜炎更快的治愈。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