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由于人体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下,正常人的尿液中会含有少量的蛋白质,但通常含量非常少,因此尿液中蛋白质增多时属于异常情况,当人体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多超过了正常值时被称为蛋白尿,那么尿液中有蛋白质是肾炎吗?
尿液中含有蛋白质有可能是肾炎,也有可能是除了肾炎之外的其他疾病。因为引起蛋白尿的原因很多,有生理性的原因也有病理性的蛋白尿,生理性的蛋白尿通常会发生在激烈运动后、女性妊娠期,需要知道的是,生理性蛋白尿一般蛋白量含量比较低,持续的时间很短,通常很快就消失了。
那么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病理性的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是由于人体产生的疾病导致的,常见的有各种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除了肾脏疾病之外,肾脏以外的疾病如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也会导致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偏高,而病理性蛋白尿的含量一般较大,很难自行消失,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往往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控制,通常在祛除诱因之后蛋白尿才能减少或者消失。
当然,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偏高也有可能出现误差,当人体一次性饮水过多使尿液稀释,会使原来的尿蛋白阳性转为阴性,所以如果只是随机的收集第一次尿液来检测尿蛋白含量,这种检查的临床意义不大,即使是尿蛋白阳性也无法确诊为肾脏疾病,所以检查晨尿的准确性要高的多。
当病人出现了蛋白尿,而且持续了一段时间并不消失时要引起重视,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以便排除肾病的可能性,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期肾病预后较好,一般不留后遗症,但到了肾病中晚期往往会影响巨大,所以即使确诊为肾病也要及时进行专业治疗,预防肾脏出现严重受损。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