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有时候会发现宝宝睡觉时有打呼噜,睡眠不踏实,盗汗等现象,此时应该引起重视,宝宝可能会是腺样体肿大。腺样体肥大会堵塞孩子的上呼吸道,严重时还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腺样体肥大的发病期一般是2到10岁,有些刚出生不久的宝宝也容易得病。那么宝宝为什么会腺样体肥大呢?今天就给大家解答疑惑。
引起腺样体肥大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患有慢性炎症导致腺样体肥大。如果宝宝患有慢性炎症疾病,比如慢性的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都会堵塞鼻孔,影响鼻腔呼吸,孩子睡觉时会容易打鼾。并且每次病情发作时都会让腺样体有病理性的增值,随着次数增多,腺样体会慢慢地变大。因此一旦发现宝宝有慢性炎症时,应该及时进行治疗,以免引起更严重的疾病。
2、各种急性炎症疾病也很容易引起腺样体肥大。这些疾病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控制,会引起腺体组织充血、肿胀,或者化脓导致增大。这时宝宝在短时间内会出现鼻子堵塞,鼻腔有分泌物,呼吸沉重,睡觉时打呼噜等现象,除此之外,患儿会因为炎症导致发烧,咽痛等。
3、过敏反应或腺体内病菌感染也会导致腺样体肥大。宝宝没有自我保健意识,爱吃手,也经常抓住东西就往嘴里塞,这些行为都会导致孩子腺体内存在病菌,当宝宝受到寒冷刺激或者免疫力低下时,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从而导致腺样体肥大。如果孩子有过敏性疾病,过敏反应导致的局部水肿也会引起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对宝宝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家长必须要早期预防,一旦发现宝宝有睡觉打呼,鼻塞,出气困难等现象,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平时也要尽量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减少病菌感染,入口的食物要注意卫生,尤其是刚出生不久的宝宝,身体抵抗力比较低,家长更要做好宝宝的身体保健工作。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