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怎么诊断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方法揭晓

1个回答

写回答

美133

10月09日

+ 关注

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的发病部位是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发病原因就是由于感染了细菌真菌或者是其他的微生物,主要以心脏为主,因此需要去心内科进行就诊治疗。得了感染性心内膜炎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高烧、寒颤,而且会有全身不适感。那么,如何在第一时间确诊是否患有感染性心内膜炎?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检查项目。

1、血液检查

患有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液检查时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升高的情况,而且患者的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

2、血培养

血细菌培养是临床中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检查项目,凡是没有原因的发热,而且体温持续在1周以上,并且有心脏病者,那么都应该及时的进行血培养,以判断是否出现了感染性心内膜炎。

3、心电图

当患者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会导致致命的室性心律失常,而且会出现房颤,通过心电图可以提示心肌化脓灶或炎性反应加重。

4、超声心动图

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直接的查出直径大于2mm左右的赘生物,因此对于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而且通过超声心动图还可以观察出赘生物大小、形态,以及瓣膜损害程度,对后续的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以上就是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检查项目的一些简单介绍,临床中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检查比较多,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如果一旦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必须要及时的进行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中多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那么则需要通过手术才能够达到治愈的目的。

举报有用(13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