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均睡眠时长高于全球,但质量待提升,如何优化睡眠以促进健康?

2个回答

写回答

中国人均睡眠时长高于全球,但质量待提升,如何优化睡眠以促进健康?

根据瑞思迈2025年全球睡眠调查数据,中国人平均每晚睡眠7.46小时,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睡眠质量有待提高。尽管近四分之一受访者选择忍受睡眠问题,但充足睡眠对情绪、注意力和工作效率有积极影响。全球约三分之一受访者表示每周至少三次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压力、焦虑和经济压力。在中国,78%的受访者会记录睡眠情况,但全球45%的人从不监测睡眠,错失改善机会。瑞思迈首席医疗官敦促人们重视睡眠健康,以缩小意识与行动之间的差距。

为了优化睡眠以促进健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提高睡眠质量是关键。尽管中国受访者的平均睡眠时长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但睡眠质量仍然面临挑战。因此,我们应该注重改善睡眠环境,如调整房间温度、光线和声音等,以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此外,避免在睡前进行刺激性的活动,如使用电子设备或饮用咖啡因含量高的饮料,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其次,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表。保持每天相似的入睡和起床时间,有助于调整身体的生物钟,提高睡眠效率。尽量避免在周末或假期时大幅度改变睡眠时间,以免破坏已经建立的睡眠规律。

再者,增加对睡眠健康的认知。许多人可能并不了解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或者不知道如何改善睡眠质量。因此,普及睡眠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对睡眠问题的认识,有助于促使更多人采取行动改善睡眠状况。

最后,积极寻求帮助。对于那些长期受睡眠问题困扰的人来说,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是至关重要的。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解决睡眠问题,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提高睡眠质量、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表、增加对睡眠健康的认知和积极寻求帮助等措施,我们可以优化睡眠以促进健康。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DtMtHkx.

03月03日

+ 关注

根据瑞思迈2025年全球睡眠调查数据,中国受访者的平均睡眠时长为7.46小时,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7.09小时,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Z世代的睡眠时间最长,为7小时44分钟,而78岁以上的“银发族”睡眠时间最短,仅为6小时46分钟。尽管睡眠时长较为理想,但睡眠质量仍有待提升,受访者平均每周仅有4.13个夜晚的睡眠质量较好。午睡文化在中国依然盛行,受访者平均每周感到需要午睡4次,实际午睡频率更高,达到每周6次。调查还显示,22%的受访者选择默默忍受睡眠问题而不寻求帮助,全球45%的人从不监测自己的睡眠情况。在中国,78%的受访者会使用睡眠监测器、智能手表、手机应用或日记来记录睡眠情况。

为优化睡眠以促进健康,首先需要提高公众对睡眠健康的认识,鼓励人们积极采取行动改善睡眠问题。其次,建议通过以下具体措施来提升睡眠质量:

1. **减少压力与焦虑**:通过冥想、瑜伽或深呼吸练习等方式缓解压力,避免睡前过度思考或情绪波动。

2.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固定时间上床和起床,帮助身体形成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

3. **优化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适宜的温度,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营造良好的睡眠氛围。

4. **限制午睡时间**: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建议控制在20-30分钟,避免影响夜间睡眠。

5. **减少电子设备使用**:睡前1小时尽量避免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减少蓝光对睡眠的干扰。

6. **监测睡眠情况**:使用睡眠监测器或智能设备记录睡眠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睡眠习惯。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从而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