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先到发票后到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2个回答

写回答

货物先到发票后到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企业在购进货物的时,很多情况下不是发票和货物同时抵达的。如果货物先到发票后到,其账务处理应当怎么做?

货物先到发票后到的会计分录

1、月底进货暂估入账时:

借:库存商品/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

2、下月初,冲回暂估入账时:

借:库存商品/原材料(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红字)

3、收到发票账单后:

借:库存商品/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等

什么是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是会计科目的一种,用以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通常是指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发生的债务,这是买卖双方在购销活动中由于取得物资与支付货款在时间上不一致而产生的负债。

企业购入材料、商品等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支付,根据有关凭证(发票账单、随货同行发票上记载的实际价款或暂估价值),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按应付的价款,贷记本科目。企业购物资时,因供货方发货时少付货物而出现的损失,由供货方补足少付的货物时,应借方记“应付账款”,贷方转出“待处理财产损益”中相应金额。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本科目期末余额也可以在借方,反映预付的款项。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在账务处理中,如果货物已经到达,但发票尚未到达,通常需要进行暂估处理。首先,在货物到达后,根据合同、协议或者其他可靠的凭证,企业应先估计货物的价值,并据此进行入库。暂估入账时,借记“原材料”等存货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待发票到达后,再根据发票上的实际金额,调整暂估的金额。如果发票金额大于暂估金额,需要补记差额,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反之,如果发票金额小于暂估金额,需要冲减差额,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准确无误地完成账务处理,企业还需要注意发票与暂估入账金额的差异不能过大,以免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暂估入账审批流程,确保暂估入账的合理性。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