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酒文化的习俗与礼节

2个回答

写回答

蒙古人喝酒时会右手无名指蘸酒向上“三弹”,即一是“愿蓝天太平”,二是“愿大地太平”,三是“愿人间太平”。代表了美好的祝福。本期小编就带你去蒙古族文化学习一下蒙古族酒文化的习俗和礼节。

喝酒的岁数:

指可以上桌喝酒的岁数。男人到三十七岁,过三个本命年之后(有些地方到了二十五岁,过两个本命年之后。)认可为“成年汉子,体力健全的人,进入大人行列”,便视为“有资格当官,做婚宴的头儿,可尽情享受秀斯,品尝美酒之头份”,并可以赏赐美酒了,从此以后才允许上桌渴酒。不到三十七岁之前饮酒沉醉者是属于不懂规矩的人,受到人们讨厌,被社会抛弃。

敬酒礼节:

敬酒是蒙古人将提升耐日宴会、招待仪式的气氛、巩固人际交往时常用的恭敬礼节。敬酒的礼节从敬策格(酸马奶)开始的。蒙古族《八大名贵食品》中的《白玉浆》指的就是策格。所以,把它作为王公贵族的招待品,遥远的长征、山水、苏力特的祭祀,封官晋衔、葛根活佛转世,授予佛教职称的重大仪式以及宴会耐日,平时招待客人时都摆到主要位置上品用和谈论。

祝酒歌:

耐日的开头或中间结合祝福员说祝酒词、蒙古包颂、宴会祝词等不同内容的祝福词。耐日就这样延续到适当的时候,就要暗示结束。一般情况下,耐日什么时候结束,唱什么歌曲,说什么祝词。对于唱宴会的结束曲和祝福词人们什么时候都不能认为是撵人,而且认为是合情合理而都能够接受。

三轮式敬酒礼节:

敬酒者把酒瓶盖打开后,在酒杯里滴一点酒。这时,屋里在座的全体人员放松地握住右手原地转向陶脑的同时,用大拇指尖触到额头处。这个举动叫“向酒酹叩首”。杯里第二次滴一点酒向火灶敬献。第三次则斟满酒杯向客人的最年长开始敬酒了。把酒杯用双手恭敬的接过来以后,转移到左手用右手做“向酒酹叩首”礼,再把酒杯转移到右手并品尝后还回去。敬酒者把酒斟满后,再敬下一位客人,以此按太阳转次序向每位客人敬酒品尝。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蒙古族酒文化源远流长,其饮酒习俗和礼节体现了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文化特色。在蒙古族的传统习俗中,酒不仅是一种社交媒介,更是表达敬意和友谊的重要方式。

蒙古族人在饮酒时,非常讲究礼仪。主客见面互相敬酒,一般是主人先敬客人,表达主人的热情和对客人的尊重。在敬酒时,主人会先将自己的酒杯倒满,然后双手捧杯,微笑着向客人敬酒,同时说上一句祝福的酒词,如“乌海那·乌日那”(祝你好运,愿你幸福),或者“呼日勒·呼日勒”(祝你幸福,祝你健康)等。

在蒙古族的宴会上,饮酒讲究的是“一人敬一人还礼”,即主人敬了酒,客人必须回敬主人。这体现了蒙古族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友好的社交习惯。此外,蒙古族人饮酒时,也会遵循特定的顺序,通常是按照年长的顺序来敬酒,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蒙古族人饮酒时,酒杯不能倒满,一般只倒到杯的三分之二左右,这样既表示了对对方的尊重,也体现了蒙古族人的谦逊和含蓄。在蒙古族的传统习俗中,敬酒时,酒杯不能碰杯,而是要将酒杯轻轻放在对方的酒桌上,这样既避免了酒杯碰撞时发出的声音打扰到其他人,也体现了蒙古族人的礼貌和细心。

蒙古族人饮酒时,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习俗,那就是在饮酒前先洗手。蒙古族人认为,洗手不仅可以保持个人卫生,也是对即将饮用的美酒的一种尊重。在蒙古族的传统习俗中,洗手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在吃饭前也会洗手,以此来表达对食物的尊重。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