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907年至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至960年)与 十国(902年至979年)的合称。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 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 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基本实现了南方的统一。
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北汉这十个割据政权。需要注意的是,有时也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列为中原的五代,而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北汉列为南方的十国,但严格来说,十国是指南方的十个割据政权。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