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目标理论的概述

2个回答

写回答

mhhnm

6小时前

+ 关注

会计目标理论是明确“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的理论。长期以来会计目标理论存在着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之争。决策有用观指的是会计信息的生产和报告必须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受托责任管是指委托人将资财的经营管理权授予受托人,受托人接受托付后即应承担所托付的责任。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两者之间并非完全对立而不可调和,企业可以将受托责任作为第一目标,决策有用作为第二目标。

会计目标理论是会计行为主体理论的基础,是会计方法理论的指南,也是现代会计理论结构的起点理论,构成了现代会计理论的理论基石。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954980646

6小时前

+ 关注

会计目标理论是会计学中的一个重要基础理论,主要探讨会计信息的目标、用途及其对使用者决策的影响。会计目标理论经历了从单一会计目标到多目标的演变过程。

早期的会计目标理论主要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认为会计的主要目标是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这一理论主要基于受托责任观,即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是企业的所有者或股东,会计的主要任务是向他们提供有关企业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会计环境的变化,单一的目标已经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因此,会计目标理论逐渐发展为多目标理论。多目标会计目标理论认为,会计信息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企业所有者或股东的需求,还应该满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如债权人、政府监管机构、社会公众等。

多目标会计目标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需求、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揭示企业的经济实质、提供有助于决策的有用信息等。

会计目标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于指导会计实践、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