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权出让纠纷如何解决,法律怎样规定

2个回答

写回答

赵顺

03月12日

+ 关注

土地使用权出让纠纷的解决方式有:

1、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一致,以解决纠纷;

2、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政府进行处理;

3、如果当事人对人民政府的所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Salefenni

03月12日

+ 关注

土地使用权出让纠纷通常是指在土地使用权出让过程中,由于出让合同的履行、土地使用条件的变更等原因产生的争议。解决此类纠纷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 协商解决:当事人之间首先可以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纠纷,这是最直接、成本最低的方式。

2. 调解解决:如果协商解决不成,可以请求第三方调解机构进行调解,常见的调解机构包括人民法院、仲裁机构以及专业的土地纠纷调解组织等。

3. 仲裁解决:如果双方事先已经签订了仲裁协议,那么在出现纠纷时,可以选择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都必须遵守。

4. 诉讼解决:如果上述方法都无法解决纠纷,当事人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依法审判,并作出判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在解决出让纠纷时,也应当依据这些法律法规来进行。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