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在计算产品成本时,首先按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作业来归集成本,计算出作业成本:然后再按各项作业成本与成本对象(产品、服务或顾客)之间的因果关系,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算过程。
其中,作业是指企业中特定组织(成本中心、部门或产品线)重复执行的任务或活动。一项作业可能是一项非常具体的活动,也可能泛指一类活动。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具体作业组成的作业集合,被称为作业中心。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将制造成本分配到产品中的成本计算方法,它首先将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然后根据作业中心执行的作业量将成本分摊到产品或服务上。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将成本与作业相关联,而不是像传统的分批成本法那样将成本与生产批量相关联。
作业成本法特别适用于间接成本占比较高、产品种类多样且生产批量较小的制造企业。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不同产品的成本,为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信息。
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首先被分配到各个作业中心,而不是直接到产品。作业中心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而进行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如加工、设计、检测等。每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然后,企业根据各个作业中心执行的作业量,将成本分摊到产品上。作业量可以是机器小时、人工小时、订单数量、产品数量等。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出哪些作业是高成本的,哪些作业是低效的,从而进行成本控制和流程优化。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