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破釜沉舟】公元前206年的巨鹿之战,当时项羽大败章邯。这场战争有两个意义:一是消灭了秦军主力,农民军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二是项羽由一个将军一跃成为联军统帅,战争开始由灭秦之战逐渐向楚汉战争转变。
2、【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
3、【出奇制胜】战国时期,齐国将领田单用火牛阵出击燕军,使燕军大败。这就是孙子兵法势篇中“凡战者,以奇胜。”
4、【四面楚歌】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儿,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有关战争的成语故事有很多,其中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出自《史记·赵世家》,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的事迹。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军事战略头头是道,甚至让父亲也难以辩驳。然而,当赵国需要他带兵作战时,他却因为过于轻视实战经验,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术,最终导致了赵国在长平之战中的惨重失败。
另一个著名的战争成语故事是“草木皆兵”。这个故事来源于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苻坚统帅大军攻打东晋,晋军在东晋丞相谢安的侄子谢玄的领导下,成功击退了前秦军队。苻坚在战败后逃跑时,由于极度惊恐,连听到风吹草动都以为是晋军追兵,形容极度惊慌,疑神疑鬼。
还有一个成语故事是“退避三舍”。这一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说的是春秋时期晋楚争霸的故事。为了躲避楚国的进攻,晋军主动撤退了九十里,即“三舍”,以显示自己的诚意和力量。最终,楚军在城濮之战中被晋军击败。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