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时效

2个回答

写回答

律师解析:

一般民事纠纷的起诉时效也就是诉讼时效为三年,下列纠纷诉讼时效为一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三)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的。

其他法律特别规定诉讼时效的从其规定。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起诉时效是指法律规定的,权利人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期限。如果超过这个期限,权利人将失去胜诉权,即使其权利仍然存在。不同的法律关系适用不同的起诉时效,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普通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需要注意的是,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此外,还有特殊的诉讼时效规定,比如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诉讼时效为二年;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诉讼时效为六个月;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诉讼时效也为六个月。

在特定情况下,诉讼时效可以中止或者中断。例如,权利人身体受到伤害,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为诉讼时效期间计算的起始之日,但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超过一年,其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