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刑满释放之后在一定时间内,如果再次犯罪并且被追究了刑事责任的话,那么一般来说就会被认定为累犯了。可想而知,构成累犯的往往都是那种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比较大的。自然诉讼过程中就会对其进行刑事拘留或者逮捕,那此时累犯能不能取保候审呢?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吧。
一、累犯能不能取保候审
原则上有累犯嫌疑的人如果取保候审很难保证“不致危害社会”,所以对有累犯嫌疑的人不应该适用取保候审。
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累犯取保候审的难度较大,一般是不会办理取保候审的。
明确的规定能找到的有《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六十四条 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二、累犯可以判缓刑吗
根据我国《刑法》第65条规定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即采取必须从重处罚的原则。确定其刑事责任,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对于累犯必须从重处罚。即无论成立一般累犯,还是特别累犯,都必须对其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相对较重的刑罚,即适用较重的刑种或较长的刑期。
②从重处罚,是相对于不构成累犯,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而言。也即对于累犯的从重处罚,参照的标准,就是在不构成累犯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也有学者认为是“应以不构成累犯的初犯或其它犯罪人为从重处罚的参照标准。具体而言,就是当累犯所实施的犯罪行为与某一不构成累犯者实施的犯罪行为在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方面基本相似的条件下,应比照对不构成累犯者应判处的刑罚再予以从重处罚。”这种看法值得研究。因为犯罪人不同,所犯之罪的具体情况不同,这种与其他犯罪人进行的横向比较下,不可能真正做到公平。
③从重处罚,必须根据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确定其刑罚,不是一律判处法定最高刑。
1、对于所有累犯,均应从重处罚。
2、与此相关的还有一条,是刑法的第74条,“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足可看到立法对累犯是持坚决的打击态度
3、其实还有一点,就是累犯也不实用假释,具体是刑法第81条第2款。
将上面三点总结一下,就是,应当从重处罚,不得适用缓刑和假释。
累犯是否可以取保候审以及是否可以判缓刑,需要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案件情况来确定。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不被羁押的情况下,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对于累犯,是否适用取保候审,法律并没有明确禁止,但司法机关在决定是否采取取保候审时,会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累犯的再犯可能性等因素。
缓刑,全称刑法中的暂缓执行刑罚,是指对于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其暂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前提下,允许其在一定的考验期内留在社会上,如果在此期间没有再犯新罪,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累犯,一般不适用缓刑。这是因为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由于累犯具有较高的再犯可能性,因此法律通常不会对其适用缓刑。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