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时节,代表着我们进入了春天,气候也将发生改变,人们对运动作物的降水量降雨量也有一定的把控,在雨水这一天,人们可以根据周围的实际情况来衡量测定今年一年的降雨量,尤其是在春天种子发芽和整个农作物所需要的降雨量,还有温度湿度,都和雨水这一天的降雨有关系,也是因为在这一天开始降雨量会逐渐增加,所以人们才把这一天的气候叫做雨水。
雨水节气
雨水的到来很大一定程度上标记着冬天完全过去春天逐渐到来,气候也不断的提高温度。雨水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春天。“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春雨贵如油”,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而华北、西北以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常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及时春灌,可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雨水时节的变化
霜期至此也告终止。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华南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华南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畜危害极大。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如果要注意到雨水对于生活的变化,不得不说生活中的一切都比较重要,包括每一天的气候变化。
雨水时候的习俗
雨水这一天有很多的习俗变化,很多时候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节气的特殊照顾情况,雨水这一天女婿、女儿要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礼的礼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长的红棉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希望岳父岳母“寿缘” 长,长命百岁。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罐肉”:用沙锅炖了猪脚和雪山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恭敬地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让女婿出门奔波,能遮风挡雨,也有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的意思。
雨水,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2月18日至20日左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标志着冬季的结束,春季的开始。雨水节气意味着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开始增多。这个节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雨水节气的习俗丰富多彩,其中最有特色的习俗是“拉保保”。这是一种在四川等地特别流行的习俗,人们会去寺庙祈福,为孩子求保佑、求平安。保保,即是孩子的干爹,拉保保的习俗蕴含着人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和期盼。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习俗,比如“占稻色”,即通过观察稻田的实际情况以预测今年的稻米收成好坏;“撞拜寄”,即在这一天,人们会与小姑、小姨等女眷家的男子见面,以示感谢和祝福;“打春牛”,是在这一天用泥土做一头牛,敲打它,寓意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雨水节气也是人们春耕春种的重要时节。农民们会抓紧有利时机开始田间劳作,为一年的收成做准备。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