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经济补偿金适用税率应该怎么计算

2个回答

写回答

经济补偿金适用税率适用《个人所得税法》7级累进税率,需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来。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这两个文件进行计算:

1)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可以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以降低“月应纳税所得额”;

2)具体期限为“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

3)工作年限超过12个月的,依照12个月计算;

4)“月应纳所得额”还应扣除个人应缴的“四金”部分;

5)经上述平均计算之后得出“月应纳所得额”,再依照《个人所得税法》计算应缴税款;

6)经济补偿金等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7)企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宣告破产,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同时,根据2024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之85、87等条款之规定,现除经济补偿金外还出现了“赔偿金”之概念。从目前司法实践来看,赔偿金也可依照上述规定计缴税款。

公式为:

应代为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经济补偿金总收入-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实际缴存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本单位的工作年限-个人所得税扣除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本单位的工作年限

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月份数为本人工作年限数。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计算。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plmy946946

7小时前

+ 关注

经济补偿金的税率计算通常依据当地劳动法或税法的相关规定。在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经济补偿金超过当地月平均工资三倍以上的部分,需要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税率表,减除一定标准的费用后,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具体来说,如果经济补偿金总额不超过当地月平均工资的三倍(含三倍),则免征个人所得税。如果经济补偿金总额超过当地月平均工资的三倍,则超过部分需要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即按照全额的30%减去速算扣除数后的余额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当地月平均工资”指的是补偿金发放地的月平均工资,而不是补偿金领取者的工资水平。另外,具体的速算扣除数和计算方法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建议在计算时参考最新的税法规定或咨询专业的税务顾问。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