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挂是由于冰水碰到温度等于或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表面时凝固形成的,需要潮湿冰冷天气才能形成。冰挂的形成其实包涵着凝固和凝华两种物态变化,但主要是凝固。就像雾凇的形成既有凝固又有凝华。
冻雨落在表面温度低于冰点的树、电线上后,马上在它们外部结成晶莹透明的冰层,这时雨滴继续落在结了冰的物体表面上慢慢下垂,于是结成了一条条冰柱,有的地方称它为“冰挂”。
冰挂的形成通常是在寒冷的冬季,当气温降至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表面(如树木、屋檐等)时,会直接凝结成冰晶,形成冰挂。这个过程也称为凝华。
具体来说,当温暖湿润的空气遇到寒冷的表面,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失去热量,直接从气态转变为固态,附着在物体表面形成冰锥或者冰柱。随着温度的持续下降和水蒸气的不断凝结,冰挂会逐渐增大。
此外,如果物体表面有水滴,当这些水滴接触到冷空气时,也会迅速冻结,形成冰挂。这种情况下,冰挂的形成速度可能会更快。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