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疾病是男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一般患病人群都在30岁以上。而膜性肾病的高发年龄阶段在30到40岁和50到60岁两个年龄层。对于30岁以上的男性来说,定期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能有效地筛查膜性肾病。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检查项目可以帮助我们确诊膜性肾病呢?一起来了解下。
1、光镜检查:我们通常将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基底发生的膜病变作为膜性肾病病变的特征性改变标准,一般都是通过光镜检查来观测其变化的。而这种基底病变一般包括了肾小球无增生性和炎症渗出性病变;还有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的塌陷,严重的病变还会导致整个肾小球的损毁。
2、免疫病理:这项检查需要通过专业的数据筛查才可以得出结论,主要是通过观测lgA和lgM的沉积变化,以及lgG是否有颗粒状的分布,从而判定肾脏病变的情况。
3、电镜检查:临床的电镜检查是根据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侧沉积物密度来判断疾病的。可分为一期的散性分布,二期的密度增加外加上皮侧以钉突状突起,三期的基底膜增厚外加不规则分层,四期的膜物质吸收外加基底膜虫蚀样改变。
4、辅助检查:在临床上除了需要专业针对性的检查以外,还需要通过一些辅助检查,帮助筛查其他肾脏疾病。比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的标记法等。
在临床医学诊断上,主要依靠的是对患者临床表现的判断,外加肾活检对病理的研究,通过两者相结合来判定是否患有膜性肾病。上面介绍的三种就是临床常用来做模型肾病检测的检查方式,这些检查方法都能够通过精确的数值帮我们判定疾病。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