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距离是衡量一款车的制动性能的关键性参数之一,意思就是人们在车辆处于某一时速的情况下,从开始制动到汽车完全静止时,车辆所驶过的路程。是汽车在一定的初速度下,从驾驶员急踩制动踏板开始,到汽车完全停住为止所驶过的距离。制动力的大小,除与踩下制动踏板的行程有关外,还取决于车轮与地面的附着系数,道路越光滑(如结冰路面),附着系数越小,制动距离越长。以下是制动踏板操作的介绍:制动踏板操作的介绍:汽车制动踏板操作分为缓慢制动(即预见性制动)、紧急制动、联合制动和间歇性制动。一般情况下,缓慢制动和紧急制动时在车轮抱死和停车前,都要将离合器踏板踏到底,以便使发动机不熄火和有利于重新变换车速。要合理掌握制动的时机和力度:一般情况下踩制动踏不要采用一脚踏死的方法,先踏下制动踏板,脚踏力度(即增压力度)根据需要而确定,车速较快时脚踏的力度要快而有力,车速慢时脚踏的力度要轻而稳,而后再根据各种情况作不同增压或减压处理。
汽车制动距离变长意味着在相同的制动条件下,汽车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所需要的距离比以往更长。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制动系统磨损、制动液变质、轮胎抓地力下降或者是驾驶时车速过快等。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