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遇到出殡是吉是凶(行人遇上出殡队伍怎么办)

2个回答

写回答

农村对于丧葬事宜还是非常重视的,也有一些很注重的细节,渐渐演变成习俗被人们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时间久了,很多习俗人们并不理解为何,却不敢问为什么,只觉得很玄乎,却说不上来理由。

比如今天要和大家说的两件事,也是从小就听老人们说要避免,不能触犯,却说不上来原因,今天就来试着和大家剖析一下吧~~

一、忌讳正午出殡

这点可能很多地方都有,我老家亦是如此,大多会选择早上出殡,大正午出殡的少之又少。

农村把时辰看得很重要,出殡是非常重视的一个礼仪,时辰上更是要多注意。

大部分地方都觉得正午出殡影响不好,但为何不好,怎么不好,都说不出个道理来。

我个人的理解是,拒绝正午出殡是为了保护遗体,正午大多温度比较高,不管哪个季节,基本上都是一天温度最高的时候。

而按照农村的丧葬习俗,会把遗体放在家里办好几天,遇到大夏天温度极高时,遗体还有腐烂现象。

如果再挑在正午出殡,那就可能加剧腐烂速度。

还有就是观念导向,农村有阴阳之说,觉得人去世了,不属于阳间,正午太阳正大,阳气也最重,对逝者的灵魂不太友好,故而不在正午出殡。

当然,后面这种说法没有什么依据,只是农村的一种传统观念,不正午出殡的最实际原因,还是担心遗体腐化吧。

二、忌行人遇上出殡队伍

这个说法相信很多地方都有,不管是行人,还是迎亲队伍,只要遇上出殡队伍,大部分人都还是挺忌讳的。

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只是人们觉得,出殡队伍接触遗体,身上有丧事的气息,心理会不舒服,或影响心情罢了。

而为了缓解这种心理,农村就有一些仪式或做法,这里分享5种比较常见的。

一、开车路过灵棚时,开车的人需要开窗扔一些没吃过的食物或硬币零钱出去,食物和硬币零钱选一样。

比较忌讳在灵棚前面停车,需要边开车边扔出去。

很多人觉得这样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办白事的主人家的一种礼貌,做这些路过的行人能消除一些心理烦恼。

所谓破财消灾,也是这个道理!

二、开车和出殡车碰头在农村看来是好事,农村常说“棺不离八”,而“八”通“发”,故而说“见棺发财”、“紫气东来”,蕴意为好事,有好运。

当然,这是一种祈愿,大家无需当真,就当遇上出殡车不是啥坏事,小心驾驶过去就好了。

比较忌讳的是尾随出殡车行驶,走到出殡车当中。

如果真不小心开到出殡车行列,可以选择在最近的路口停车,撕破裤脚继续前行就好。

回家先跺三次脚,吐三次唾沫再进家门。

为何这样做我也说不上来,只听老一辈就是这么说的,有的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尊重老一辈的习俗也没事。

三、如果不得不路过殡仪馆或火葬场门口,则最好不要停车,必须停车的话,下车前要鸣笛三次,上车时也要鸣笛三次。

这其实和农村放鞭炮一回事,是一种对亡灵的告慰与尊重,也是对逝者家属的一种安慰。

四、如果遇到两辆出殡车顶头相遇,不管出殡是否完毕,都需要带上戴孝人员请扔下一些硬币零钱就好了。

五、如果受邀参加出殡车,参加完仪式,在逝者家属家里吃完饭后再回家,如果不吃饭,也要收主人家红包或烟酒才能回家,需要避免让主人家跑空车!

开车参加葬礼或上坟祭祀,开车前要打开大灯行驶到一个路口后才可关灯。

这些做法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只是人们希望做点啥以此改变点什么。

而所谓忌讳这件事,其实就是人们的心理作祟。

农村觉得丧事是压抑的,参加完丧事也需要做点什么,来赶走参加葬礼后压抑的心情和情绪,才能逐渐把心情调整回来,继续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当然,大家不需要太当一回事,做这些能让你心里面舒服些,那就做,如果觉得没必要无所谓就不做,也不会有什么不妥。

只是去人家就需要尊重人家的习俗,入乡随俗也是对逝者家属的尊重,更能促进关系的递进。

那么除此之外大家还听过哪些类似悬而不破的习俗呢?欢迎留言交流吧!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在中国传统民俗中,关于出门遇到出殡的吉凶说法因地而异,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一、传统观念中的不同解读
1. 部分地区认为遇到出殡属“冲煞”,尤其忌讳跟随队伍方向同行,认为可能沾染晦气。孕妇、重病患者或当日有重大事宜者需绕道而行,回家后可用柚子叶或艾草洗手化解。
2. 另有地区视其为吉兆,因“棺”与“官”谐音、“材”与“财”谐音,寓意“升官发财”。若棺木朝向与行人前进方向一致,民间有“顺棺而行,运势通达”的说法。

二、现代社会的应对原则
1. 保持基本礼仪:立即停止嬉笑喧哗,摘下帽子以示尊重,可低头默立片刻。若手持香烟应暂时熄灭。
2. 交通避让规范:驾车者应主动停车让行,关闭车载音乐,避免鸣笛。行人可驻足路边,待灵车经过后再通行。
3. 特殊场合处理:若遇送葬队伍经过店铺门口,可用红布暂时遮盖门头,既尊重传统又避免影响营业。

三、科学角度的心理调节
1. 理解生死自然规律,避免过度心理暗示。可进行深呼吸调节情绪,转移注意力至其他事务。
2. 若心理不适,可通过更换外套、用盐水洗手等方式获得心理安慰,保持正常生活节奏。

四、宗教场所的特殊情况
在寺庙、道观等宗教场所周边遇到出殡,可默念“无量寿福”等祝祷词,既表达对逝者的尊重,也符合宗教场所的庄重氛围。

总体而言,现代社会更强调对生命仪式的尊重,关键在于保持得体举止。既不必过度恐慌,也需遵守基本的社会公序良俗,将关注点放在对逝者家属的人文关怀上。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