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法该怎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2个回答

写回答

间接法该怎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作为财务人员,计算缴纳税款是很重要的工作,相信小伙伴在实际工作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有关税务的问题,今天小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间接法下该怎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知识点。

间接法如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中,第一部分为利润总额的计算;第二部分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按第一部分利润总额加上纳税调整增加额,减去纳税调整减少额等计算。 第三部分是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总会计利润加或减额按照税法规定调整,即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

2.应纳税所得额=会计行业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发展项目投资金额

税收政策调整项目金额包括两方面的研究内容:

一是中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处理和税收法律规定不一致的应予以调整的金额;

二是提高企业按税法规定准予扣除的税收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什么意思?

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栏有金额,为什么是零申报?

答:零申报是应纳所得税额为零。

按照征管法规定,企业办理了税务登记后,不管有没有盈利,都需要按时向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

零申报是因为当月没有收入,没有可交的税收,企业没有经营,才零申报。

可能造成当年企业所得税为0的情况:亏损;本年盈利但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仍然亏损;企业享受免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关于间接法该怎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解答就为大家整理到这里了,仅供大家参考。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maowangka

02月18日

+ 关注

间接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通常是从企业的财务报表中的净利润出发,然后加上或减去一些调整项目来调整至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具体步骤如下:

1. 从企业的会计净利润开始。

2. 加回会计准则允许但税法不允许扣除的项目,如坏账准备金、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等。

3. 减去会计准则不允许扣除但税法允许扣除的项目,如税收滞纳金、赞助支出等。

4. 加上或减去会计和税法在处理某些交易或事项时,由于采用的会计计量基础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如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

5. 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变动,以反映资产和负债帐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

6. 调整税收优惠和与税收相关的调整,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特殊行业税收优惠等。

7. 最终计算得出的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可能因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而有所差异,企业需要根据当地税法的具体规定来进行相应的调整。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