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发展历程

2个回答

写回答

伊瑶

8小时前

+ 关注

农信社发展历程

农村信用社60年发展历程回顾之一(1951年--1957年)

新生:小荷初露尖尖角

从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被提上议事日程,到1951年3月,全国信用合作汇报会议召开,从1954年拥有了统一的名称,到最终确立了发展章程,农村信用社在新的政治环境下获得了新生。在国家支持下,农村信用社在中国迎来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发展,很快成为新中国打击高利贷、发展农村经济的有力武器。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声音如同春雷般响彻古老的中国大地,中国历史迎来了崭新的一页。中国信用合作事业在旧时代被压抑的热情开始萌动。崭新的政治环境、积极的政府态度、明确的发展战略.-曲波澜壮阔的农村信用社发展序曲就此奏响。

农村信用社60年发展历程回顾之二(1958 年--1978年)

成长的烦恼:在折腾中迷失方向

农村信用社60年发展历程回顾之三(1979 年-1996年)

找回自我:信用合作号离岸起航

“自创办之日起,农信社就是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太多人为的外界因素的干扰,让它逐渐丧失了自我,成为银行的附庸。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的改革春风,开启了农村信用社的回归之路。

农村信用社60年发展历程回顾之四(1997 年-2002年)

独立发展:改革航船乘风破浪

这是一段包含着合作制价值回归、管理体制创新、产权模式探索“三重意义”的改革发展时期。从1996年开始的这轮改革,其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由社员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服务的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从更深层次意义上讲,这是-段农村信用社价值核心由“官办”银行向“民办”合作金融组织回归的历程。

农村信用社60年发展历程回顾之五(2003 年6月-今)

走进新时代:沿着市场化的航向前进

这是一段对农信社长远发展方向及策略进行重新思考和选择的历史进程。市场化改革方向的确立,成为有着50多年发展历史的农信社摆脱历史泥潭、踏上快速发展轨道的历史转折点。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中国农村信用社(简称农信社)的前身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这些合作社由农民自愿组成,主要为农民提供信贷服务。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中国农村信用社的正式成立。

1996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国农村信用社章程》,进一步明确了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宗旨和任务。

2003年,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国务院批准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提出要将农村信用社逐步改建成产权明晰、管理科学、服务到位、运行安全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2012年,银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农村信用社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等方式,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