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害意的意思和出典

2个回答

写回答

以辞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出自先秦·孟轲《孟子·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意思是解说《诗经》的人不要因为表面的文采修饰而妨害对整个辞句的理解,也不要因为某些辞句而妨害对作者用意的理解。

近义词:以词害义。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曲解别人的意思。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以文害意”是指过于拘泥于文字的表面意思,而忽视了文字背后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这种现象往往出现在对古籍、经典文献或含蓄表达的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释过程中。

这一成语出自《庄子·秋水》。原文是:“夏虫不可以语冰,以其夏生夏死未尝知冰也。汉之广不可以泳之,夏虫不可以语冰,冰者,水之精也;夏虫者,水之气也。水之精,不可以语水之气;水之气,不可以语水之精。夏虫不可以语冰,语之以其夏生夏死之理,则不胜其寒。”这里虽然是在讲夏虫与冰的故事,但从中衍生出了“以文害意”的概念,强调理解和解释时需把握本质,避免被表象所迷惑。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成语出自《庄子》,但“以文害意”在后世的文学和学术讨论中被广泛使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批评原则。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