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激发学习动机是教学的起始阶段,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感知教材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形成清晰的表象和鲜明的观点,为理解抽象概念提供感性知识的基础并发展学生相应的能力;理解教材就是引导学生在感知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的加工,形成概念、原理,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巩固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应重视教材的识记与巩固。在教学中,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主要是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的,如完成各种书面或口头作业、实验等。检查知识是指教师通过作业、提问、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察的过程。
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关于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一般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阶段:导入、新课讲解、巩固练习、扩展运用和总结评价。
1. 导入阶段:这一阶段教师通过提问、展示实物或图片、讲述故事、播放视频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阶段: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一阶段教师需要清晰、准确地传达知识点,同时也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3. 巩固练习阶段:教师通过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练习可以是书本上的习题,也可以是教师自己设计的活动。
4. 扩展运用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或者进行拓展学习。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5. 总结评价阶段: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评价不仅要回顾所学知识,也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指导。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