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观潮

2个回答

写回答

《观潮》是南宋文人周密的经典作品,节选自《武林旧事》第三卷。本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以及观潮的盛况,将自然美、人情美巧妙地交织在一起,用十分精练的笔墨,分四段描绘出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健儿的英姿飒爽和观潮人群的惊叹不已,使读者身历其境。

这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赞美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以及观潮的盛况,自然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使人受到美的陶冶赞美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写的。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仁酱

02月10日

+ 关注

四年级语文课文《观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作者是苏轼。这篇文章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宏伟与震撼。

课文按照潮来前、潮来时和潮来后的时间顺序,细致地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变化过程。潮来前,江面呈现出平静的景象,人们却已经摩拳擦掌,期待着壮观的一幕。潮来时,作者通过声音和景象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大潮到来时的磅礴气势,如“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等句子,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大潮的壮观。潮来后,江面又恢复了平静,但人们的兴奋之情却久久不能平息。

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优秀的写景散文,还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学习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感。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