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又称什么名字

2个回答

写回答

1、蟋蟀,又称蛐蛐、夜鸣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

2、蟋蟀靠翅膀发出鸣叫声,不同的音调和频率所代表的含义不同,蟋蟀在夏季时鸣叫较多。夜晚蟋蟀响亮的长节奏的鸣声,既是警告别的同性禁止进入,又可求偶。当有别的同性进入其领域内,它便威严而急促地鸣叫以示严正警告。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1739525008

03月25日

+ 关注

蟋蟀又称“蛐蛐”,这是中国北方地区对其最为常见的俗称。其名称来源于雄性个体通过摩擦翅膀发出的“蛐蛐”鸣叫声,这种声音在夏秋季节尤为明显,常被用于吸引雌性或划定领地。

在古汉语文献中,蟋蟀还被称作“促织”。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的“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尔雅》《古今注》等典籍均记载“促织”之名,源于古人观察到蟋蟀鸣叫时值纺织娘(纺织工)赶制冬衣的深秋时节,故有“促人纺织”之意。

部分地区方言中还有“夜鸣虫”的称呼,突显其昼伏夜出的习性。台湾地区则多称“乌龙”,该称谓可能源于闽南语发音的演变。在昆虫分类学中,蟋蟀属于直翅目蟋蟀科(Gryllidae),全球已知约2400种,中国境内分布有150余种,不同品种存在地域性俗称差异。

蟋蟀名称的文化内涵丰富,《聊斋志异》中的《促织》篇便以蟋蟀为线索展开叙事。宋代《促织经》则是世界上最早的蟋蟀研究专著,明代斗蟋蟀之风盛行,相关称谓更衍生出“将军”“元帅”等拟人化称号,反映出这种昆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