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免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2个回答

写回答

梁括弧

03月06日

+ 关注

1、企业核算减免所得税业务时:

借:所得税费用(按减免后实际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登记)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企业缴纳所得税费用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企业核算减免所得税业务并缴纳所得税费用时,可以通过“所得税费用”科目以及“应交税费”等科目进行处理,其中“所得税费用”科目主要用于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并可以根据所得税费用所核算的项目类别设置对应的二级明细科目。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钱多

03月06日

+ 关注

减免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认减免所得税带来的收益;二是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当企业获得政府的所得税减免政策时,首先需要评估这种减免是否符合会计准则中的可得性和可计量性。如果确定减免所得税是可以预期的,并且可以将其金额可靠地计量,企业应在满足条件时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对于减免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通常会在企业的利润表中反映为所得税费用的减少,或者直接在税后利润中增加减免所得税的收益。具体来说,减免所得税的金额会直接减少企业的所得税费用,从而增加税后利润。

在资产负债表中,减免所得税可能会影响企业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如果减免所得税的结果导致企业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那么企业应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此外,企业还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减免所得税的相关信息,包括减免的种类、金额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等。

举报有用(6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