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捐赠会计处理

2个回答

写回答

1、疫情防控期间企业捐款时:

借:营业外支出——捐赠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科目)

2、疫情防控期间企业捐物品时:

借:营业外支出——捐赠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企业和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捐赠用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现金和物品,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疫情防控捐赠的会计处理通常涉及几个关键方面,包括确认捐赠收入、记录捐赠资产、以及可能需要披露的信息。

1. 确认捐赠收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相关规定,企业接受的货币性捐赠,应计入营业外收入。而非货币性捐赠,如物资,则应在物资到达并可以使用时,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捐赠收入。

2. 记录捐赠资产:对于实物捐赠,企业应按照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根据评估确定公允价值入账,并确认为捐赠收入。同时,应按照捐赠物资的公允价值入账,作为企业的库存商品或固定资产等进行会计处理。

3. 捐赠物资的后续处理:如果企业将捐赠物资转赠给其他方,应按照转赠物资的公允价值确认营业外支出,并冲减捐赠收入。如果捐赠物资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等活动,则应按照其公允价值确认相应的资产,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折旧或摊销。

4. 会计报表的披露:企业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接受捐赠的情况,包括捐赠的提供者、捐赠的金额或公允价值、捐赠的用途等信息。这样可以帮助报表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请注意,以上信息是一般性的会计处理原则,具体操作时应根据捐赠的具体情况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