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罪犯都是秋后处斩

2个回答

写回答

顺应天意。执行死刑一般是在秋冬季节,这与古人的自然神权观念有关,即顺应天意。春夏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而秋冬是树木凋零的季节,象征肃杀。人的行为包括政治活动都要顺应天时,否则要受到天神的惩罚。皇帝即是天的儿子,更要遵守天意,按照天时行事。处决犯人也是如此。于是,秋冬时节处决罪大恶极的犯人,成为从古到今的传统,渐渐在法律条文上形成“秋诀”制度:春天定罪,秋天问斩。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古代罪犯并非总是秋后处斩,这主要与农业社会的时间安排有关。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主,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需要休息和准备过冬,因此朝廷往往选择在这个时期处理一些重大案件。

另一方面,秋后处斩也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避免在农忙季节因处决罪犯而影响农业生产。

然而,这种做法并非绝对,各个朝代在不同时间段可能会有其他形式的处决安排。

举报有用(0分享收藏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