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P是肝癌的标志物,正常人不超过5,一旦超过5以后,将说明有肝癌的发生。原发性肝癌(primarycarcinomaofliver,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世纪90年代统计,我国肝癌的年死亡率为20.37/10万,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占第2位,在城市中仅次于肺癌;农村中仅次于胃癌。由于血清甲胎蛋白(AFP)的临床应用和各种影像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AFP和超声显像用于肝癌高危人群的监测,使肝癌能够在无症状和体征的亚临床期作出诊断,加之外科手术技术的成熟,以及各种局部治疗等非手术治疗方法的发展,使肝癌的预后较过去有了明显提高。
AFP(甲胎蛋白)是一种在胎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蛋白质,一般在成人中含量很低。AFP水平的正常范围通常在0到25 ng/mL之间。然而,AFP水平的具体范围可能会根据检测实验室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孕妇在孕期不同阶段的AFP水平也有所不同,这些变化通常用于唐氏综合征等出生缺陷的风险评估。
Copyright © 2025 IZh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知答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42255号